锚索张拉分两次逐级张拉,次张拉为总张拉力的70%,两次张拉间隔时间宜不少于3—5天。为减少预应力损失,总张拉力应包括超张拉值,自由段为土层时超张拉值为宜为15%—25%,自由段为岩层时宜为10%—15%。张拉中应对锚索伸长用受力作好记录,核实伸长与受力是否相符。各级张拉力分别为设计张力以25%倍数递增,每级间隔时间2—5分钟,一级间隔30分钟。为克服地层徐变等因素造成预应力损失,进行一次补张拉,然后锁定,切除多余的钢绞线,用混凝土封锚。
11、预应力锚索所用的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矿物掺和料、外加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规定;
12、预应力锚索、锚具、锚塞(夹片)、垫板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有关规定;
13、锚索孔的布置形式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14、每束锚索的规格、组合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束锚索其锚固段应按设计要求用一系列紧箍环和扩张环制成波浪状,其自由段应有防护外套。切断钢绞线及锚索时,应采用切割机或砂轮锯,且应有可靠的对锚索降温的措施。
公路边坡支护工程锚索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质情况、不同施工条件,试验选用不同的锚索型式、钻孔工艺及灌浆工艺等,保证了边坡的稳定性,并控制了工程开支。锚索
锚索孔径为130mm,采用机械钻进,保证钻进孔深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水冲钻进。如遇地层松散破碎易坍孔时,应采用跟管钻进技术;如遇坍孔,应立即停钻,采用压力为0.1—0.2MPa灌浆固壁,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钻孔完成后必须使用高压风清孔,清除孔内岩粉和积水。采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以织物或水泥袋纸塞满孔口待用。